鍾肇政《阿枝和它的女人》,寫最底層人家互相照顧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乞丐阿枝,阿枝眼睛瞎了,年紀不大,有精壯的身體,住在有應公旁的簡陋小屋,平常以「撿活兒」維生,撿活兒是行乞的委婉語。
鍾肇政《阿枝和它的女人》,寫最底層人家互相照顧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乞丐阿枝,阿枝眼睛瞎了,年紀不大,有精壯的身體,住在有應公旁的簡陋小屋,平常以「撿活兒」維生,撿活兒是行乞的委婉語。
劉阿漢被逮,這是所謂的「二、一二大檢舉」,罪名是農組涉及台灣共產黨,後來又改成台獨的陰謀活動。阿漢嘗盡各種烤打、酷刑。不曾經歷過的是用針刺身體的各部位,用水灌,身體很快地膨脹起來;他還是沒斷氣,最後用的是「灌水油」,茶壺的液體慢慢倒下,阿漢還是沒死。阿漢每次受到酷刑,都盼望快快死去,醒來的剎那是最難熬的時刻;原來清醒就是痛苦,清醒的生命就是痛苦啊!
劉阿漢帶領村民,將請願書送至當局,要求歸還被退職官員收奪的土地,他知道這樣做不會有任何結果,但還是要堂正的提出來才行。阿漢知道自己只是同胞漫長窄仄的長途上一棵小墊腳石而已,或者說,一點香火,一豆火種。只要盡力就好,盡心就是一種完成。
.劉明鼎透過文化協會的郭先生,積極地參與農民運動,二水蔗農反抗,中壢農民反抗都有他的份。他曾和父親阿漢爭論:阿漢說,我們的對象只有一個,所謂日本帝國主義者。明鼎說:我們看法不一樣,統治者是模糊的東西,只有階級才是實實在在的。阿漢說:台灣人對日本人,統治者對被統治者,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明鼎說:有產對無產,剝削對被剝削,這不實在嗎?明鼎所接觸的人是分裂後文化協會的左派,此時文協已由左派取得主導權。
鄭清文的短篇小說淡雅、含蓄,意在言外,《割墓草的女孩》就是這樣的小說。發表於1983年,台灣經濟剛起飛不久,但農村或山丘地區的經濟似仍無起色。住在墳區附近的小孩或年輕人,常趁著清明掃墓時帶著鐮刀,堵在路口,請求幫掃墓的人割墳草,來賺取外快,讀國一的阿娟是其中一員。
范曄對父親的憎惡似乎已進入潛意識,童年時被父親打,想報復或離家出走。父親退休後還夢過弒父的恐怖事情。父親的離家和范曄的對待很有關係,父親退休後,范曄和母親的相處得很和諧,但和父親則不時的相鬥相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