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貿易認證的發展與挑戰        

「公平貿易標籤」產品是20年來新興的商品交易方式,主要是在協助貧窮國家的小農能取得一合理價格,來改善他們的生活、建康、環境等層面的問題,並達成小農生產的持續經營的可能。對於這樣的運動,引發左右兩方面的抨擊,右派認為這是一種補助,不可能行之久遠;左派則認為運動太溫和,小農的困境來自「不平等的交換」,不改變這一結構問題,南方國家就沒有翻身的可能。不管如何,這個新興模式存在了20幾年,且方興未艾。下文摘譯自Is My Fair Trade Coffee Really Fair? Trends and Challenges in Fair Trade Certification     by Kimberly Ann Elliott。這篇文章平貿易的核心原則,目前趨勢,可能的限制,有完整的介紹。

前言

現在公平貿易認證產品逐漸進入主流,但對它的發展也越來越分歧,有人認為主流化會破壞公平貿易的核心原則,而美國由原先的公貿組織獨立出來是否走得太遠?,看來擴充認證範圍是一大挑戰,更重要的是認證費用過高,是否值得加入?

 

 

歷史

在18世紀末期Quaker就提倡免於奴隸生產的棉花與水果交易,其後經過一連串的演變,到1988年荷蘭的Max Havelaar基金會首創咖啡標籤,之後各國跟進,並創立了「公平貿易組織」(the Fairtrade Labelling Organization) (FLO).在2010年經由認證的產品比7年前增加6倍多,咖啡進入主流零售市場如星巴克和D.Donuts,在這一年,全球認證的公貿產品達70億美元,這在全球商品的交易分額還不到1%。

 

Table 1. FLO Certification by Type and Product (2010)

Certification allowed for small producers only

 

Certification possible for

hired labor situations

Product

Number of farmers covered

 

Product

Number of farmers, workers covered

Cane sugar

Cocoa

Coffee

Cotton

Dried Fruit

Fruit juices

Gold

Herbs, spices

Honey

Nuts, oilseeds

Quinoa

Rice

17,600

125.900

532,000

58,500

6,700

10,000

*

3,600

16,900

2,900

5,400

 

Bananas

Flowers and plants

Fresh fruit/ vegetables

Sports balls

Tea

Wine grapes

9,900/5,500

0/34,000

3,400/21,500

0/16,400

142,200/81,500

400/3,800

 

進入主流

現在公貿產品已經進入主流零售市場,但只占傳統零售的一小部份,主流引進公貿產品會讓人覺得只是在粉飾,並不是真正地在推廣,如果擴大推廣,會對他們更大部份的產品產生排擠,因而公貿的資訊在店裡不多見,反而多放在網路上。

 

2010年商品價格高漲對公貿產品是否可行,更引起激辯,因為市價高過訂約底價,許多農民轉而在現貨市場賣出農產品。若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生產者還會認為公貿認證有利可圖嗎?

 

西方國家調查顯示,消費者願付出多一點的錢,來改善生產者的福祉,這個數字大約是5%左右。

 

公貿產品主要是縮短加工的農產品,對於有一大串供應鏈的衣服、鞋子就很難花揮監督作用,所以這類的產品較少。

 

 

組織

早期慈善機構是以直接貿易的方式來幫助貧窮國家,現在則是以認證標籤系統來擴大整個救援的範圍。現在FLO橫跨19國,在24國授權公貿標籤,現在不只是咖啡,還涵蓋許多農產品。公貿的關鍵目標是:除去商品市場的波動性,提供小農生產者的價格保護,使之免於市場波動的傷害。

 

公貿的核心模式:認證的貿易者須從認證的生產者組織購買其生產品,須付出FLO訂定的最低保證價格,目的是在涵蓋小農生產者能持續生產的成本。在市場價格高於最低價格時,還須付出一「社會溢價」,來作為其社區社會、文化、環境發展的使用。

 

FLO強調加入者必須是小農生產者組織,這些組織派出代表與認證組織互動,並決定社會溢價的分配。生產者必須遵守國際上對強迫勞工及童工的禁止,但家庭勞動不在此限。其他國際通行的勞動規範亦須遵守。關於自然資源的保護,安全地使用化學品及其他建康與環境等的問題也有所規範。

 

現在最大的認證類別是咖啡,其次是可可和茶。為了認證,FLO創立了FLO-CERT這一認證機構,此一機構在50國家有100個審查員,來審查900項認證的生產者組織及農園。

 

生產者組織認證費用是525歐元,開創的檢查費用依其大小由1430-3470歐元不等。另外,多種產品及加工也收取費用。認證的有效時間是3年,每年還要付出1170-2770歐元的監督費及年費。對於無法支付認證費用的生產者組織,FLO提供最高達75%的補助。

 

先前都是由標籤倡議者決定公貿的大方向,在2011年生產者代表進入FLO董事會,取得與標籤倡議者同等的權利。

 

2011年美國的FTUSA創立自己的標籤系統,目標是擴大公貿的範圍,他們仍使用FLO對小農生產的標準,但美國倡議是要超越原先組織所未涵蓋的範圍,它們提供認證給大型栽植場及未組織的小農生產者,前者引起極大的爭議,後者雖然較能遵守公貿原則,但對社區發展就無法兼顧。

 

 

公貿市場的趨勢

公貿市場雖然還不大,但一些產品在各別的國家卻占了很大的份額,例如認證香蕉占瑞士的2分之1,認證咖啡占英國的5分之。2011年70億美元的銷售額,主要是賣到英國和美國,英國是最大的市場。以量來看,香蕉最大,以值來看,咖啡最大。因為集中在咖啡、香蕉,所以過半數的產地在拉丁美洲,其次是非洲的3分之1,亞洲則少於15%。

 

 

 

從2000年到2011年生產者組織的認證數目增加5倍,銷售量在2000年以後激增,在此期間香蕉成長10倍,咖啡成長7倍,但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放緩下來。認證的生產者組織代表100萬生產者及工人,受益者達600萬人之多,但和全部商品生產者來比較,只是一桶水中的一滴水,例如咖啡有2500萬生產者,栽植場工人有1400萬人,可可生產者有250萬人。

 

美國市場的成長和星巴克的採購有關,2000年星巴克開始使用公貿產品,2011年公貿認證咖啡占星巴克咖啡的8%,占全球公貿咖啡的16%,使星巴克成為全球公貿產品最大的採購者之一。

 

 

 

 

公貿對生產者如何起作用?

生產者組織及買家為了確認保證最低價格及社會溢價都能進入生產者的口袋,所以FLO要求縮短傳統的供應鏈。生產者組織必須是民主的組織,須確保扣除成本之後的價錢能給予生產者,且社會溢價是依照社區自己的偏好來分配。

 

在不完全競爭的情況下,公貿可提供出口商更好的價值,但今日資訊發達,資訊的不對稱已有所改善,所以運輸、加工、貿易的成本如果有減少的話,也不會太大。即使公貿定了一個最低價格,但若市價與之接近時,生產者的成本就很難涵蓋過來。

 

非政府組織在幫助生產者合作社經營出口市場上幫了很大的,尤其是咖啡市場。

 

 

對生產者的衝擊

當市場價格低於公貿制訂的最低價格時,這是很好的投資,但若市場價格高於最低價格呢?當然生產者還會得到社會溢價,但這一部份相當溫和,並不一定能使認證變得更具吸引力。雖然如此,生產者的認證一直呈現上升趨勢,顯然生產者是由認證中受益。

 

不過即使市場價格低於保證的最低價格,這也不是生產者獲利的主要來源,因為生產者以公貿條件來出售的產品只占其生產的一部份。大致上32%生產者組織全部依公貿條件賣出,26%超過一半的生產依照公貿條件,另有3分1之則少於25%依公貿條件賣出。

 

在市場價格高漲時期如2010年,認證仍持續上升,顯示即使市場價格高過最低價格,生產者仍由認證中受益。主要的受益來自能力的建立,品值的改進及市場的接近。但一些合作社在執行契約時出現問題,因為成員選擇在別處高價賣出,未來若市場價更高,更多的問題會衍生出來。

 

 

市場的界限在哪裡?

認證產品是否還能繼續擴大,供給和需求的障礙須克服。在供給方面,因為認證限制了產品的種類,有些品項的認證有困難,例如衣服和鞋子,它們的供應鏈過長,不容易成為認證產品。在需求方面,全球經濟衰退會使公貿產品的成長放緩,成長可能會受到限制。如果主流零售者對公貿產品感到不安,他們也不會積極地促銷,因為他們的其他產品會被認為差了一等,例如星巴克一開始引入標籤咖啡時,標籤是放在產品前面明顯的地方,現在他們自己也推出負起社會責任的產品,而公貿的標籤就被移至袋子邊;且只有一款公貿產品直接在店內銷售,其他主要是透過網路的行銷管道。。

 

公貿鼓吹者擔心大企業不過是想「漂綠」,以公貿產品來改變形像,他們仍是以傳統商品作主要的交易項目。看來進入主流仍有許多問題有待克服。

 

 

結論

生產者未必由售價獲得太多的利益,但認證在增加中,顯示生產者從資訊的獲得、品質的改善及市場的接近中受益。

 

美國新獨立出來組織,想要擴充公貿範圍,其成果有待觀察。

 

生產者的能力建立(創造與發展出口產品的組織能力)常被視為公貿組織的主要貢獻,這個能力的建立主要是由非政府組織來推動(資金來自救援團體),他們是否有足夠的資源來擴展與維持這些努力,這是公貿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救援機構是進一步投入公貿或者投入其他農業發展項目,值得進一步追蹤。

 

生產者代表剛加入公貿董事會不久,先前是以公貿倡議者的意見為主,爾後生產者關心的問題必浮上台面,如基改食物的問題,生產者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替代性思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eyi 的頭像
    yeyi

    葉沂的部落格

    ye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