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說西方將西葡的海洋發展稱為「大航海時代」,這一說法大有問題。因為早在西葡到東方來之前,自古以來阿拉伯和伊朗的船隻早就航行在中國和非洲的大洋之上,只有在蒙古帝國解體之後才中斷。經過100多年後,葡萄牙出現在東方,他們靠的是阿拉伯、伊朗的船隻和航海技術。另外,西班牙能統治南北美洲大陸,也因為這一塊土地是美洲,才有可能辦到。過份高談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發發展,令人感到質疑。

 

衫山正明的觀點頗有說服力,他不當西方論述的應聲蟲,對於東西方發展的重大轉折隨著時間在推移,但西葡的海上事業實在不能說是一個真正的轉捩點。

 

更早前阿拉伯人雄霸印度洋,甚至在東非,馬達加斯加對面的基爾瓦建立商貿殖民基地。16世紀前後世界的中心在歐亞,美洲還只是邊陲地帶,在歐亞大陸幾個大帝國如哈布斯堡、俄羅斯、鄂圖曼,蒙兀兒、大明,這幾個帝國是世界的中心。

 

葡萄牙在鄂圖曼帝國佔領中東後,試著繞道非洲到印度建立新航線,紅海及印度洋成為葡萄牙主宰的地盤,但在印度蘇拉特港成立東印度公司,少數的商賈和傳教士,在1617世紀強大的蒙兀兒王朝的眼裡不會有太大的作用,所以並不加以排斥。同樣的情形在中國的澳門,少數的葡萄牙人不能撼動大明王朝。所以西葡如果不是在美洲,而是在中國或印度,想要用武力建立大規模的殖民地,恐怕會鎩羽而歸。

 

要到1819世紀英法帝國主義興起,東方舊式帝國才真正遇到致命的打擊。

 

衫山正明還指出,蒙古帝國崩落後,橫跨歐亞大陸的交通逐漸在消失,要到蘇聯解體後才逐建恢復。這是一段漫長的時間、至少有七八百年的時光,中亞和東西的聯繫斷了鏈,中亞在世界舞台不再扮演要角,但在中東紛爭,伊斯蘭革命後對西方的挑戰,伊斯蘭國家的活動才備受世人矚目;而中國的崛起,也讓中亞國家終於有更多露臉的機會。

 

要了解歐陸的中心其實不能只從地緣政治來看,大國爭霸只是看表面,要緊的是當地的人種、文化為何是如此,這不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嗎?如土爾其的強勢,是不是想恢復鄂圖曼帝國的榮光?中亞幾個突厥語系的國家和土耳其人的語言竟然相通,為何如此?而土耳其對現在的俄羅斯甚具敵意,是不是要重演鄂圖曼帝國對抗俄羅斯帝國的舊事?這是值得深思的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eyi 的頭像
    yeyi

    葉沂的部落格

    ye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