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雙不《番鴨仔群》寫於1984年,是學校老師抗爭的故事。中部一所高中老師王修平,拿到薪水袋時發現少了300元,原來是煤山煤礦災變,學校教職員每人樂捐的金額,王修平很火大,未經當事人同意怎麼可以任意扣款,他不服,決定聯合學校同事抗爭。
學校老師可分兩大類,第一類大多是好人,第二類是較積極的人,也就是忙著補習賺錢的老師,兩大類的共同特點是什麼事都不管,管它校長主任組長有什麼不同。王修平認為這是大事,人的尊嚴、主權、自由意志的問題,決定先找幾位他認為比較有正義感的老師,這些老師是他的後援。
A師:樂捐是好事,又不是扣你的錢去馬殺雞!
B師:要跟人事主任講,人事主任是我們的朋友,去抗爭有損朋友之道。
C師:AB師太鄉愿了,簡直是番鴨仔,番鴨仔愚蠢而又貪吃,什麼都吃;番鴨
仔懦弱而又怕死,遭到攻擊或侮辱,只會逆來順受。不過別急,抗爭要看事情的大小,目標如果太小,不值得,300塊微不足道,看不到大問題,格局就小了。
王修平想這幾個老師都是番鴨仔,不久前帶學生旅行途中看到一群鴨子,學生調皮,往鴨群扔石頭,鴨子叫的仍叫,不叫的仍不叫,沒有一隻向學生反攻。我有妻子,妻子把客廳當工廠,做工廠加工,孩子7千元請人帶,快要薪水的一半。一個失去自主尊嚴的父親,養得出有用的孩子嗎?怎能在孩子面前抬頭挺胸呢?
D師:抗爭的對象是校長,有四招可以用:第一、先找校長談,第二、若無效,在學校校務會議中提出,第三、若還無效,開記這會,第四、最後一招,控告校長侵占。我的意思是做到第二招就好了,我們是一年一聘,聘書在校長手上,大家都有顧慮吧。
王修平敏感地意識到D師也要撤退了,大鵬漸漸縮水,出現了番鴨仔的形狀。王修平去找校長,校長很客氣地說,我們要擁護政府,通知單已發出去,威信_公權力不容侵犯。王修平還是認為程序有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合理解決,準備招待記者,向社會求公道。最後一招沒有說出,校長說他會和人事主任想想辦法,希望他跟學校合作。
該講的都講了,而且校長也讓步了,過了一些天,學校沒有任何動靜,開學在即,要不要在校務會議中提出?,現在一次也不曾想過第三招第四招了。八月底王修平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長出翅膀,兩腳縮小變蹼,最後惶急搖擺地叫,
向嘉南平原爬去。
這個抗爭故事對於上班族來說很熟悉,但又不太願意去想它。不合理的事,有人帶頭起來陳情,即使不是很大的事,只是要他連署,也要斟酌再三,怕被貼標籤,怕上面長官對他不利。
王修平最後退卻的原因,就是D師提到的顧慮,一年一聘,和校長唱反調就有拿不到聘書的可能,誰都不敢說這種事不會發生。公立學校還好,除非有把柄被抓到,解聘的可能性通常很低:私立學校就不一樣,即使沒有解聘,也可以用別的方式,讓你感到壓力、例如隨意排課或降低上課鐘點,讓你的收入減少。
體制內抗爭其實很難,如果沒有罷工,資方或管理階層不會理你,大家有顧慮,要口飯吃,只好當順民。但上班族真的須當番鴨仔嗎?也未必,還有政府,還有輿論,政府立法及檢查有一定的功能,媒體輿論的報料揭弊,會讓資方收斂,上班族不一定須挺身而出來對抗,在背地裡就會發揮作用,當然如果這種成本不高的對抗都不敢利用,那就只好任人宰割了。
就算沒有高壓,沒有剝削,其實上班就是在鐵籠裡,有太多的限制,這是韋伯說的現代科層組織,人在當中是一個螺絲釘,在當中個人的自由意志須隱藏起來,須配合整個團體的運行,這樣的話,上班族的自主性是要大打折扣的。
開除老板,做自由人,才是脫離壓迫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