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貢歐陸飯店滄桑

我在西貢和湄公河三角洲待了幾天,住在有130年歷史的歐陸飯店,飯店在同起街,殖民時期稱為卡提拿(Catina)街,這裡和它的周圍,多少可感受些法國殖民時期、越戰的氣息。當然這裡的地景已經起了大變化,先前不多的觀光客以歐美人士居多,純旅遊少,特別目的居多,現在則是普通的東方遊客人數,和西方遊客不相上下。本地人的裝扮和南北越統一前迥然不同,從舊照片可以看出這裡的本地人大多農民打扮,藍黑色布衣,寬鬆褲子,現在則是摩登打扮,穿奧黛的年輕女子不多,偶而會在街邊驚鴻一瞥。英國小說家格林(Graham Greene )《沉靜的美國人》一書中有個經典畫面:「街的對頭來了幾個淺淺的白色身影,白絲綢的褲子,粉紅或粉紫的旗袍,長而貼身,開叉至大腿。我看著她們,知道有一天當我離開這裡時,這幅景象將會是我最留戀的。」這是越南女性的風姿、魅力。

格林寫翩翩而來的奧黛女子,是在小說中,在舊照片哩,而不是自然而然地從對街走來,現在的本地年輕人和世界各地的年輕男女沒兩樣,都是穿現代的衣服,在一些地標建築,他們表演街舞,這是越南的現代性,告別封建,告別殖民,但古老、純樸的一頁頁翻成歷史,令人惆悵。回到從前的短暫時空穿越,是盛裝擺pose照相,或者在舊物櫥窗、古建築、博物館,與舊時的吉光片羽相遇。

我在住宿的第二天早晨,跨過不到10公尺的小街,到了歌劇院前方的廣場,看到178位盛裝的上班族在歌劇院前輕挪舞步,男士較少約45位,女士134位,男士著西裝和傳統禮服,女士穿奧黛, 連身裙有黃、紅、赭紅、淡藍等顏色,揮舞雙臂擺出pose,旁人拍照、攝影。我想這可能是上班族自發的活動,穿奧黛是美的展現,是越南風的最佳寫照。

格林就坐在歐陸飯店外廊的咖啡座,這裡是絕佳的觀察地點。這間飯店曾是許多政界、外交人士住宿的地點,新聞記者最喜歡住在這裡。1955年,歌劇院成為越南國國會及後來越南共和國的下議院議場,辦公的空檔就會有人跑來這裡喝咖啡、閒聊,陰謀、謠言從這裡傳出,難怪記者最愛這裡。在西貢淪陷前有三個被公認是最安全的處所:法國大使館,Grall醫院,歐陸飯店。可想見當時歐陸飯店的特殊、非凡的位。戰爭正熾時,TimeNew York Herald Tribune的編輯部就設在飯店內,因此飯店又被戲稱為卡提拿電台(Radio Catinat)

我在在晚間89點獨自一人在外廊的咖啡座,點了一罐越南當地最著名的333啤酒,要價89k越盾,超商只賣1516k,價差5-6倍。我觀察走廊十幾個咖啡座僅有兩三個座位有人,都是歐美中老年人,也許他們和我一樣都是在尋找消逝的歷史吧。夜景迷人,L.V.後面68層樓高的金融塔閃閃熾熾,行人緊張兮兮地過馬路,歌劇院這一帶竟然沒有紅綠燈。斜對面的同起街停了三部觀光巴士,昨晚我才坐過,想不到生意這麼好,一趟約70分,在西貢鬧區巡禮一番,兩次繞西貢河而過,夜晚的燈光裝飾商業大樓,燈光的顏色,線條的位置變化讓人目不暇給。燈光在許多大樓之間舞動,映照著河面,映照著較低矮的樓房,這一趟城市之旅,讓人對西貢的天際線刮目相看,台北恐怕遜色許多,因為離開信義南京,就看不到大樓插入天際的景象,在途中我還看到兆豐銀行、永豐銀行的招牌,倍感親切。

歌劇院周遭的建築,對於4層的歌劇院來說並不突兀,不會有壓迫感,歌劇院後面的帆船酒店比它高十餘層,但有綠地隔開,且5棵大樹紓解了這棟大樓的壓力,而且這是在歌劇院的側面。挑高的建築在殖民時代常見,歐陸飯店雖只有4層但和旁邊89層的建築也相去不遠。歌劇院對面是林蔭道,看不到更高的建築;斜對面Artex Saigon大樓是L.V.旗艦店,樓高8層看來和歌劇院高度差不多,這棟建築看來改建過,但也是歐式建築風格,高挑長廊,淺咖啡色外觀,寬敞窗戶,讓這一歌劇院景觀樓,能和諧地融入這裡的整體。

歐陸飯店右側靠同起街的一邊是聯合廣場,文華東方酒店在這裡,高度是6層樓,但和4層樓的歐陸飯店相當,他的建築同樣老派、不花俏、高大門廊,拱型窗、長條窗,奶黃色外牆,和這附近的建築很搭。這是同起街最精華的地段,在殖民時期,這裡可以說是東方小巴黎,這一條卡提納街就是巴黎的香榭大道。從舊照片可以看到兩旁蒼翠、高大的樹木,行人、腳踏車、馬車,轎車一兩部,悠閒自在,現在車水馬龍,繁華不可同日而語,但失去的是從前的古典、優雅、從容。

歐陸飯店及歌劇院隔著一大塊綠地,過馬路車不多,飯店前頭6棵高達34層樓的老樹,使這兩個地方有機和諧的連在一起。我在前廊咖啡座獨坐,想起這裡的歷史從殖民到煙硝四起,在到現在的資本主義氾濫,這是越南歷史的演變,也是世界史在這裡一頁頁的翻新。豪奢精品店的燈光仍在召喚顧客,路邊牽著腳踏車叫賣的老婦偶而走過,這是傳統在現代的縫隙中討生活。記得來越南前總以為這裡治安不佳,小偷就在你的身邊,但在第一區逛了幾圈,卻沒有這樣的感覺。公安沒看過一個,混亂的交通,也看不到交通警察的影子。

歐陸飯店內有一個小庭院隔離了外界的喧囂,當時擔任法新社記者的Jon Swain寫道:「沒有一個地方能像這裡遠離外頭的喧囂------燈光、酒吧、搖滾音樂、女人。這裡是和諧與沉靜的祕密花園。我有時會在傍晚時在那裏喝一杯,在雞蛋花與木槿花之間,還有柔和的燈光和蟬鳴聲之中。」

我在傍晚同樣到了這個小庭園,歐美人士比東方人多,大多喝咖啡或啤酒、飲料,我注意到還有歐美人士拿起相機一直在拍照,不曉得是在捕捉這裡的美景,還是要和昔日作一對照。3棵雞蛋花還在,在庭院的中前方,已有144年歷史,枝葉已長到2層樓高,比公園裡一個人高一點的雞蛋花高出許多,枝幹褐色,有黑色塊的斑點,顯得古老遒勁。Swain說的木槿在二樓的空中花園,這處花園充滿玫瑰的香味,在鬧區也有這樣的小花園,這是歐陸飯店的另一個秘境。

歐陸飯店自豪的是,希臘式美麗的柱子及優雅的圓頂;羅馬的元素也不少,厚重的牆壁和粗大的柱子,強調飯店設計的堅固。越戰期間大陸飯店的房間有綠色百葉窗、天花板電扇。為了避開高溫炎熱,天花板高大,走道寬敞,來讓空氣循環。現在已是中央空調,百葉窗不見了,改成兩扇拉式窗戶,上有紫色的窗簾。它的古雅令人滿意,屋頂牆壁走廊都是法國式的,雖然有整修過,但舊有的結構大致完好如初。

歐陸飯店是西貢第一家飯店,從1890年開幕以來,名人到訪絡繹不絕,如印度詩人泰戈爾、法國總統席哈克、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等人,小說家格林在飯店住了一段時間,《沉靜的美國人》部分場景就發生在這裡。室內超寬大,目測約20坪,兩房一客廳,價錢只有台幣3千,在這種區段,物超所值。有一張長條形木書桌很適合辦公,難怪過去許多政媒人士搶著入住。

書桌上有玻璃燈架增添古意。客廳有4個小拱門,玻璃櫥窗內有花瓶,旁邊有木雕大小象的裝飾。房間電視放在骨董矮櫃上面,旁邊放了安樂椅,搖晃起來很新奇。客廳牆壁下方有羅馬式圖案,牆壁掛著中央郵局的老舊照片。

這是寬敞明亮的地方,但缺點也不少,最受詬病的是不能與時俱進,浴缸大而不當,掛衣服的地方在門後,且太高,不易搆到。床看來夠大夠舒服,但當晚我翻了一個身,床頭竟然發出軋軋聲響,想來也已經老舊。最令人不舒服的是噪音,我住靠歌劇那一頭,當天太累8點多就想睡,一直聽到外邊轟隆的音樂聲響,原以為是歌劇院的聲音,想說10點左右就會結束,想不到一直鬧到11點左右,第二天才知道,那是歌劇院對面封街辦活動的聲音。第二晚換了面朝同起街的房間,還是有噪音,車聲、叫賣聲隱隱,但還不至於擾人清夢。

現在的經營者早已不是法國人,而是國有旅遊局。這是一間4星級飯店,不貴,CP值高,有歷史癖的人對些許瑕疵不會在意。我想歐陸飯店可以更加完善,首先當然是隔音的改善,再來是室內裝修。這是技術層面,但要緊的是經營哲學的選擇,我看整間飯店到目前為止都在賣歷史,大門一進來就可以看到,高大的吊燈,百年歷史大花瓶,老舊照片,甚至右邊通道有整排過去風光時期的照片,這些輝煌歷史當然是鎮店之寶,但是否需注入新的生命,新一代越南蓬勃躍動的精采生命內涵,這是個不小的挑戰。歐陸飯店地處西貢最繁華的路段,未來的地鐵就在門前,這一得天獨厚的地點,要轉型,要重拾榮光,很有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eyi 的頭像
    yeyi

    葉沂的部落格

    ye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