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志驤逃至新柑坪後,在凌雲老人的安排下住進廢棄的隘寮,這時奔妹已懷孕,來和他共同生活,兩個人墾地,清除雜草雜木,種下番薯和花生,兩人並肩工作,綿綿情話,不嫌苦。這樣的生活倒是合情合理,陷入最大的絕境後能有一塊安身立命之處,值得慶幸。這裡的書寫,旨在表達一個知識份子和土地的結合,如果不能在這裡安頓,他的生命會落空,他就不能擔起的新的責任。

 

盧卡奇重視歷史小說,歷史小說重點不在歷史事件的敘述,「重要的是我們應重新經驗社會與歷史的動因,這些動因使人們像他們在歷史現實那樣思想、感受與行動。」(The Historical Novel)小說家志在將過去和現在連結起來,使人們了解到現在是如何由過去演變而來。在描繪現在時,也不忘現在往未來移動的方向。(同上書)從盧卡奇的歷史小說理論來看,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是歷史小說無庸置疑,,三部曲寫典型環境的典型人物,雖然微有瑕疵,如《插天山之歌》對典型環境與典型人物的書寫都有牽強造做之處,但整的來說,三部曲是台灣小說史上的里程碑,它所塑造的主人公將對後代的台灣人有著重大的啟發性。

 

為何要寫過去?寫現在不是更真實、真切嗎?當代有許多禁區,讓學者或小說家碰不得,且隔一段時日,過去的歷史,它的意義才可能彰顯,這就讓歷史小說有了發揮的空間。

 

縱觀三部曲,書寫的是台灣史上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在這樣的架構下,它要突顯的是什麼樣的價值、理念?用盧卡奇的話來說,「通過典型的創造與典型環境中典型人物的揭露,社會中最重要的動向就得到妥當的藝術的處理。」從這個角度來切入,更能看出三部曲的價值。

 

反抗殖民統治一直貫穿著三部曲,雖然採取的形式有別,但都是那個時代可能採取的方式,雖然《插天山之歌》的反抗顯得微弱,但還是可歸入同一個反抗的基調。在這最重要的動向底下,小說的主人公採取了不同但是同樣重要的行動,這些行動不會只是一個抽象的趨向,當中要彰顯的就是盧卡奇所說「把具體的與本質的,人性中持久的部份與受歷史決定的部份,個性與社會的普遍性,都在典型藝術中結合起來。」所以在主人公身上 我們看到典型的台灣人的形象,這些形象承載著重大的歷史方向,對於後人有著深刻的影響。

 

沉淪》的結局是老人等待強權的倒下,這是一個民族之所以能挺立的最重大因素,因為如果放棄了希望,就等於默認國土不會再重光,只有認份地成為殖民帝國的次等公民。滄溟行》揭露了日治中期的社會矛盾,這樣的矛盾在日後以別的樣貌出現,例如現在的勞資、貧富對立,而在當時,陸維樑,一個所學有限的青年,決志要成為一個革命者,對於後世的熱血青年會有很大的啟迪。維樑選擇遠赴中國大陸求學,這是在一個革命低潮時,最現實的做法,就如同現在工運處在低迷期,有識之士不能空等待,他們必須蓄積知識,等待時機的來臨。

 

《插天山之歌》雖有不少缺點,但安身立命於這塊土地,這個最重大的方向,恐怕就是作者最念茲在茲的吧。

 

作為歷史小說,三部曲巧妙地將過去、現在與未來綰合在一起,從這個角度來閱讀,三部曲就是帶有方向感的歷史教科書。現代台灣人沉淪於物慾大海之中,茫然不知先人曾有過的生活理想,三部曲所反映的人性的本質與永恆的一面,是警鐘,是明燈,試想小說中信海老人的深明大義,奔妹的勇敢、熱情與勤奮,維樑的堅強、勇毅,無一不是可給後人學習的榜樣。透過這樣的書寫,台灣人的面貌才能清晰,才能在深厚積澱的底蘊下,讓後代子民找到生存的靈感,找到未來的出路。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灣小ㄕㄨㄛ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eyi 的頭像
    yeyi

    葉沂的部落格

    ye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