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鬥!》寫一個輟學兒童叫賣油條的不幸故事。老八(父親)失業,讀公學校的兒子孟達被迫輟學,沿街叫賣油條。但他怕看到熟人,尤其是學校的同學,叫賣聲很小,所以成績很差,老八一看到剩下的油條就厲聲地責問孟達,那瞬間他感到一種不可言喻的悲哀。
父親嚴肅的臉,母親珠般的眼淚,還有孟達心中的悲哀,都沒有減少,但孟達感到母親的眼淚比父親嚴酷的責罵還傷他幼稚的心。母親的淚給他決心,他含著眼淚捧著油條,轉身向外,日頭將暗,風呼呼地吹,孟達跑到了街上。
曾在早上三點多就出門叫賣,準備賣給趕早路的人,他走到離家很遠的地方,才用他細弱的聲音叫賣。他知道這樣子是沒辦法將油條賣完,他心裡總想著這種生意是那種不長進的孩子所做的,是下賤,是可恥的,自頭一次起就是鼓不起勇氣大聲喊,他還時時夢想在學校的黃金生活。
老八失業,甚至為了繳稅,家中的一些器物也被拿去賣了。孟達尚天真未泯,有一種不可言說的哀愁,他在學校的遊戲競賽中常得勝,要捧著油條到他看不起的同學面前求人家買,他是怎麼也不願意做的。他在賣油條時,想的是,若有人嘲笑它,恥笑他,他會和他們拚個高下,這樣思想的他,已經忘了眼前的一切,好像一個勇士,隨時準備向前衝。
他總是怕到熱鬧的地方,他喜歡到幽靜的巷裡,或是離街的村落或是貧民窟,有一回他來到了一間大屋子,這是他先前讀書的地方,他想起這裡有他友善的同學,關愛他的老師,想到為什麼我不能進去讀書,就覺得自己被遺棄,但又是什麼緣故?
學校剛放學,三三兩兩的學生走過,孟達聽到有人說:賣油炸儈的孟達「卜由這過」(要從這裡過)這樣的諧謔之語,瞬間羞恥的他,本想快快離開,但一轉念,被侮辱的不平勃然而生,要報復的雄心,更是不可止。他和其中兩個小孩打了起來,二打一,孟達被打流鼻血,打他的人倉皇離開時,絆翻了裝油條的淺型簍子的繩,油條倒翻滿地。路過的叫賣朋友榮發幫他撿起油條,擦了擦,榮發說,看不出來髒還可以賣。
孟達對榮發說,今天的仇我一定要報。榮發說如果有機會,我一定幫助你,把他們打一頓才爽。孟達覺得得榮發是比自己好的孩子,是一可永遠不會忘記的朋友,有誰能在這街道上安慰著受虐的他呢?有誰能向被侮辱的弱者表同情呢?有這位榮發他覺得世間不可盡厭,自己也並不孤獨。
孟達在學校時從未和同學打過架,在街頭巷尾的叫賣卻受到受到小孩子的恥笑、辱罵,使他憤激起來。他早就下了決心,如果再有這樣的情形,他會拚全力打倒他們。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遇到的同學,好像很不屑地說,你看那孟達在賣油條呢!回到家,以前父母會說餓了嗎?要什麼點心?現在一回到家就問,你賣了幾條?他覺得家無情,使他有不願回去的念頭。他要反抗,不給人家再欺負,反抗一切無理由的欺負,因此他被稱為頑劣的孩子了。
一個星期日早晨,不知不覺間走到一座教堂,天國地獄之說很誘惑著他的心,他被人推了出來,這又使孟達覺得好笑起來。是,不錯,那樣美麗的樓房是和我的身份不相稱的;我能去,而且去了會受歡迎的地方,是那些靠自己力量生活著的勞働者所在的地方,總是較困窮,較污穢的所在。